025-66060117
订购热线
阅读次数:720 发布时间:2019/6/13 11:29:03
带您探索 "大肠杆菌" 不为人知的秘密!
大肠杆菌是人类肠道中常见的可致病微生物,不过美国一项研究xin发现,大肠杆菌也有“益处”,它生产的化合物可帮助人体细胞吸收铁,未来有望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。
大肠杆菌(Escherichia coli)大肠埃希氏菌,Escherich在1885年发现的,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,一直被当作正常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,认为是非致病菌。直到20世纪中叶,才认识到一些特殊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对人和动物有病原性,尤其对婴儿和幼畜(禽),常引起严重腹泻和败血症,它是一种普通的原核生物,根据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将致病性大肠杆菌分为6类:肠致病性大肠杆菌(EPEC)、肠产毒性大肠杆菌(ETEC)、肠侵袭性大肠杆菌(EIEC)、肠出血性大肠杆菌(EHEC)、肠黏附性大肠杆菌(EAEC)和弥散粘附性大肠杆菌(DAEC).。大肠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细菌(G-)。
在人体细胞中的实验也表明,补充“肠杆菌素”,即便不补铁,细胞内铁的水平也会提高。此前科学家认为大肠杆菌生产“肠杆菌素”,目的是在低铁环境争夺铁以维持自身存活和繁殖,这种争夺被假定会减少宿主体内的铁。
主要特点:
大肠杆菌是人和许多动物肠道中*主要且数量*多的一种细菌,周身鞭毛,能运动,无芽孢。主要生活在大肠内。
1、大肠杆菌是细菌,属于原核生物;具有由肽聚糖组成的细胞壁,只含有核糖体简单的细胞器,没有细胞核有拟核;细胞质中的质粒常用作基因工程中的运载体。
大肠杆菌放大7万倍,菌株具有周生鞭毛而能运动
2.大肠杆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。
3.人体与大肠杆菌的关系:在不致病的情况下(正常状况下),可认为是互利共生(一般高中阶段认为是这种关系);在致病的情况下,可认为是寄生。
4.在培养基培养时无需添加生长因子,向培养基中加入伊红美蓝遇大肠杆菌,菌落呈深紫色,并有金属光泽,可鉴别大肠杆菌是否存在。
5.大肠杆菌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:大肠杆菌作为外源基因表达的宿主,遗传背景清楚,技术操作简单,培养条件简单,大规模发酵经济,倍受遗传工程专家的重视。
多数菌株生长有比鞭毛细、短、直且数量多的菌毛
6.大肠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:假如它生活在大肠内,属于消费者,假如生活在体外则属于分解者。
7.它的基因组DNA为拟核中的一个环状分子,同时可以有多个环状质粒DNA。
8.大肠杆菌细胞的拟核有1个DNA分子,长度约为4 700 000个碱基对,在DNA分子上分布着大约4 400个基因,每个基因的平均长度约为1 000个碱基对。
带您探索 "大肠杆菌" 不为人知的秘密!